在招聘中,背景调查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随着新一代求职者涌入职场,00后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雇主的审查。他们像放大镜一样通过各种渠道仔细放大研究可入职的企业内部,探寻公司规模、老板背景,甚至是投资人的投资逻辑等等。当背景调查成为不少企业招聘的“标配”时,年轻的求职者正“反客为主”,掀起一股“反向背调”之风。好的就业,就应是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现代人的就业原则:“先看点评,再找工作”
某名牌硕士应届毕业学生张某已经和杭州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而早在去年9月,她就开启了“反向背调”之路——除了翻看“百度”等软件的评价,还想尽各种办法加入公司的网络社群,试图从未来的同事中了解意向岗位的过往薪资和发展前景,最后还自费通过相关平台对即将入职的企业和部门进行了深入的付费调查,最终得到的专业的背调结果才让其安心入职。根据各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90%的求职者会主动搜集企业信息,给企业做背景调查。“反向背调”看似新鲜,实则意义重大。
网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也让求职者感到困惑。比起薪酬待遇、发展空间,企业价值观更是大部分人求职中更看重的因素。“求职者其实非常想从网络平台中了解企业文化,包括一些企业‘八卦’,比如领导专横、搞‘小团体’、“穿小鞋’之类的,如果有这方面的吐槽,无论薪酬多诱人,这类企业都会立刻被规避掉。”但在“反向背调”过程中,求职者也发现,不少企业会做“控评”,把所有负面的、吐槽的内容“删干净”,只留下正面信息,“这反倒让人不敢选了”。“公司点评功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但不一定能提供有效参考。在此也提醒广大的求职朋友,在“职场版大众点评”平台上,实际上用户不认证也能评价,匿名信息真假难辨,也给水军“控评”留下空间。离职员工点评偏负面也是常见的、“人均年薪百万”等留言都可能会造成信息失真、带来错误引导,网络数据还是只做参考比较好。
现在的求职者对工作的期待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发展前景的期待。双方应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可以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平台。这种“反向背调”的现象,实际上是求职者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选择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这种双向选择的过程,既可以帮助求职者找到最合适的岗位,还能侧面帮助企业降低招聘成本,由此可见,专业的背调公司能为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双方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基础背景调查服务。“反向背调”这一新兴趋势,实际上是求职者对自身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负责任态度的体现,对企业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
企业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了:时代在变,年轻人的就业需求也在变
“反向背调”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新需求。与过去流行的“先就业再择业”不同,年轻一代看重自身体验,注重个人价值观的被接纳被尊重。与其草率进入一个与自己“气场”不合的企业,被迫忍受,他们宁愿降低其他方面的诉求,来换取一个让自己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反向背调”给用人单位提出了新课题。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演变。过去那种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增加收入而甘愿加班乃至“996”的求职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企业做“反向背调”的求职者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员工的一种倾向,甚至给整个职场文化带来影响。这就要求企业能及时认识到这种变化,合理来应对。
要在反向背调和双向选择中寻找平衡点
求职者因为不想盲目地投身于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是你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薪资水平、工作氛围等因素,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求职者的“反向背调”了解自己在市场上的口碑,以便于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
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求职者的个人特点(包含性格测试、工作表现评价等)、职业规划等方面来确定是否适合该岗位。这样,双方在选择合适的“另一半”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提高应、聘双方需求的准确性。可见双向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另一半”。
双向选择,它的优势在于能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更精准地找到彼此,减少招聘成本和提高岗位匹配度。但它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双方可能因为不准确的信息而浪费时间和机会,企业或者个人都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做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价报告,避免与正确的选择失之交臂!
因此,我们建议求职者和招聘单位,要在反向背调和双向选择中寻找平衡点。